-
同时,不满足投资者适当性基本要求的,证券公司不得接受投资者的任何申购或者买入委托。而投资者继续交易改革前已上市科创板公司(包括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的科创板公司)股票的,不受影响。 二是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加强对未盈利科创企业的投资风险识别
-
-
根据公告,首批银行科创债募集资金将用于发放科技贷款、投资科创债等,券商科创债募集资金将用于新增科技创新投资、置换前期投资支出、补充流动资金等。例如,6月19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科创债“25BOEK1”正式上市,发行总额20亿元,票面利率1.94%,债券期限5年,认购倍数达4.42倍。
-
构建与科创企业特质相匹配的监管体系,是加强全链条监管的重要基础。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兼顾保护科创企业核心商业秘密与市场知情权,进一步为科创板上市公司依法依规豁免披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提供政策依据。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张跃文分析,上述规定通过分类豁免叠加动态监管的制度设计,避免了“一刀切披露”对科创企业的伤害,是资本
-
展望新起点上科创板的改革前景,多家券商掌门人和投行业务负责人均认为,本次推出的政策措施针对性强,包容性、适应性也不断提升。科创板“试验田”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
据了解,科创板成立以来,在支持科技型企业跨越式发展和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次“1+6”改革是在前期科创板改革发展成效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和科技型企业的成长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突出重点的增量改革,进一步增强科创板对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
在本次改革中,加强投资者保护方面也有针对性举措。 一方面,聚焦风险揭示和投资者保护,作出多项针对性制度安排。包括在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简称后统一设置特殊标识“U”;提高新注册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摘除特殊标识“U”的标准;要求企业定期披露尚未盈利的原因及影响并提示风险;要求证券公司多维度强化投资者风险评估并充分告知风险;组织个人投资者签署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投资专门风险揭示书,等等。 另一方面,注重简明易懂,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
根据SEM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硅片整体销售额约115亿美元,同比减少6.5%,出货量约12266百万平方英寸,同比下滑2.7%,创近年来新低。 截至2024年末,上海超硅商誉为13.94亿元,占资产总额比例为9%。据上海超硅介绍,账上商誉系公司2020年非同一控制下收购重庆超硅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超硅”)股权形成。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示,公司账上商誉不可忽视,如果标的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可能会引发IPO公司计提商誉减值,进而影响公司业绩
-
为增强科创板对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包容性与适应性,中国证监会6月18日正式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下称《科创板意见》),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重点服务未盈利但前景广阔的科技型企业,并同步加强投资者保护。
-
截至6月19日,《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落地已满一周年。其中,集成电路领域的科创板公司达119家,涵盖上游芯片设计、中游晶圆代工及下游封装测试,形成上下游链条完整、产业功能齐备的发展格局。
-
推出6项改革举措 除了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之外,《科创板意见》还围绕增强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出6项改革举措。
-
一年来,“科创板八条”多项配套制度落地见效,发行承销机制持续优化,并购重组活跃度显著提升,产品体系持续完善,投融资更加协调,市场生态持续优化,活力与韧性增强。